HQU News

开云(中国)

开云(中国)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法学院等承办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污染防治编重大问题研讨会在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厦门校区举行,来自全国高校有关学者、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代表、律师等70余人聚焦该草案污染防治编的编纂思路、内在逻辑、制度创新等重大问题,就多项重要议题展开充分研讨,提出系列意见建议,以期为草案的修改完善提供参考。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十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校长吴剑平,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华,福建省委政法委委务会议成员、福建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林良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于宁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吕忠梅表示,“一部生态环境法典,半部污染防治编”,污染防治编的编纂任务艰巨,生态环境法典审议通过后,将废止多部单行法,要求污染防治编必须解决更广泛、更深层的问题,期待本次研讨会贡献关键智慧。

吴剑平在致辞中展望了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对法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的深刻变革,希望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法学院师生把握机遇、勇于担当,研究生态文明法治大学问,承担法典编纂研究大任务,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促进中外生态文明思想文化交流互鉴。

当天,吕忠梅受邀作题为《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最新进展与重点问题》的主旨报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别涛,福建省人大法制委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吴黎静分别受邀作专题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原主任袁杰、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就专题报告内容进行深入与谈。

研讨会还设有“内在逻辑与编纂思路”“重要制度与创新制度”“分编评析与完善建议”“法律责任的制度逻辑与实践需求”四个专题研讨以及自由讨论环节。

当天与会代表主要来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福建省委政法委、福建省法学会、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等机关单位、实务部门、社团组织,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等30余所高校。

本次研讨会由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法学院、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地方法治研究中心承办,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西北大学法学院协办。

研讨会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责编: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