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的“万里路”
□谢朝武
(开云手机在线登陆入口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仗剑远游,徐霞客跋涉山川,王安石游褒禅山而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他们皆以脚步丈量天地。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虚拟与现实交织,行万里路是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细观之,数字化非但未消解行走的意义,反而以新的方式延续并拓展了这一古老智慧。
数字时代的行走,打破了地理的藩篱,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苏轼曾慨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道尽行路之艰辛。今日我们却可借数字之翼,朝发北京故宫,暮至巴黎圣母院,在VR技术中感受“登高壮观天地间”的震撼。不仅如此,数字时代的行走可为今人的实地漫游提供诸多便利。在漫漫旅途中,我们可以借助翻译软件与异国友人畅谈。敦煌壁画经数字化处理后,反能让人更有兴趣在现场品味每一处笔触。徐霞客若生今世,想必会先以数字地图规划路线,再实地验证记载。这种虚实结合的行走方式,恰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现代诠释。
站在文明的长河边回望,从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到今天的数字地球,人类探索世界的渴望从未改变。数字时代的行万里路,既保留了“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探索精神,又赋予了天涯咫尺的全新可能。这种虚实相生的行走智慧,或许正是我们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古老箴言的最好回应。在键盘与登山杖并用的时代,真正的行者当时刻谨记: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心灵的觉醒始终需要走出书斋,在真实与虚拟的交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万里路”。
原文链接:https://share.qztqz.com/pu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00692/1598482.html?isShare=true
(编辑:王一力)